Friday, 1 March 2013

食在濠江 - 陶陶居

陶陶居是澳門老字號, 有近七十年歷史, 以傳統粵菜馳名, 保留很多懷舊菜式, 讓一些不輕易食到甚或失傳的美食重現眼前.






陶陶居海鮮酒家

位於爐石塘巷(近新馬路).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蜜汁金錢雞



味道可以, 保持水準, 沒有多大驚喜.

此菜餚本是窮等人家的食品, 因以前雞隻昂貴, 窮人沒能力購買, 所以燒臘店用上肥豬肉, 瘦肉及豬肝 (大多是做燒味用剩的下欄) 切成薄片疊在一起燒烤, 做成一道佳餚, 是舊式燒臘店必備的食品 (註: 時下酒樓多數改用冰肉(用沙糖醃制的肥肉, 呈通透狀), 叉燒, 雞肝作材料). 現今人們追求健康, 大多不選擇這個菜式.

至於金錢雞名稱由來, 因每件金錢雞是用三片薄肉串起燒成, 狀似銅錢, 在窮人來說, 這道菜式, 軟滑甘香, 簡直可和雞肉媲美, 因此稱之為金錢雞, 成為普羅大眾美食之一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金錢蟹盒


味道香口, 火候欠佳, 不夠金黃.

這是一道順德名菜, 甘香可口, 圓的形狀, 入口酥脆, 有層次感, 很大眾化. 這食品用很薄的肥肉做皮, 餡料主要有蝦仁, 豬肉, 蟹肉, 冬菇等, 每間酒樓用料不一, 可說是各師各法, 一個好的金錢蟹盒, 火候油溫要控制得宜, 做到外酥內鮮, 不太油膩為佳.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剁椒魚頭


原先想吃豉汁魚雲, 惜菜牌上沒有這食品, 唯有改吃剁椒魚頭, 這道湖南(湘潭菜)食品, 味道濃郁, 超辣, 很具北方濃油赤醬色彩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吃過比較油膩的食品, 忽然興起吃鹹魚青菜的念頭, 於是點了個西洋菜湯, 煎馬友鹹魚, 銀杏白粥, 再加一碟炸兩.

很簡單一個湯, 用幼嫩的西洋菜加一顆蜜棗, 清滾而成的湯, 西洋菜味很重, 很清甜.

馬友鹹魚煎得夠火候, 外脆內軟, 用以佐粥, 甘香無比. 白粥綿密, 炸兩內脆外軟, 配搭天衣無縫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紅豆桂花糕



紅豆桂花糕, 甜度適中, 上層有淡淡的桂花香, 混合下層的紅豆香味, 可說是新的感受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五, 六十年代的香港, 因大量移民南下, 港澳舊式茶樓深受廣州影響尤以西關為甚, 由於西關大少的講究, 影響當年廣州的飲食文化, 連帶一些廣州老字號也相繼在港澳開業, 如蓮香樓, 陶陶居等. 隨著時代變遷, 八十年代, 港式食品反過來影響廣州不少, 由食在廣州轉變為食在香港. 民間食品和酒樓茶室的變化, 見證著整個飲食行業的變遷和盛衰.


<返回目錄>    <上一篇>    <下一篇>